2021年“世界计量日”中文主题确定

        2021年5月20日是第22个“世界计量日”。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和国际计量局日前发布了2021年世界计量日主题“Measurements f or Heal th”及海报,该主题旨在让人们认识到测量在守护我们每个人的平安健康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配合“世界计量日”活动开展,市场监管总局将“世界计量日”中文主题正式确定为“测量守护健康”。

        国际计量局局长马丁·米尔顿和国际法制计量局局长安东尼·唐纳伦在2021年“世界计量日”致辞中表示,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病毒影响世界各地人民的速度之快和程度之烈,迫使各国政府迅速做出反应。就在疫情刚刚蔓延之际,新的测量需求就大量涌现。首先是大范围的病毒检测,个人防护设备性能的检测,其后的疫苗开发也依赖于对复杂蛋白和RNA分子的准确识别和测量。为应对病毒的挑战,保护民众健康,政府重新聚焦现有科学能力,全球计量界也加入到了应对这些新的国家和全球挑战的努力中,利用已拥有的测量科学方面的经验来解决包括“个人防护口罩检测系统的建立”等多项国家需求。而计量界已建立了支撑保护和促进健康所需要的各种测量的技术能力,使得上述工作成为可能。

        马丁·米尔顿和安东尼·唐纳伦在致辞中表示,选择“测量守护健康”作为今年“世界计量日”的主题,是希望人们关注测量在守护人民健康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世界各国计量机构迅速将其经验和能力转向应对新的国家健康挑战之时,它的到来恰逢其时”。他们同时祝愿2021年“世界计量日”取得圆满成功,并期待得到各方世界计量日的宣传海报和举办活动方面的更多信息。

        2021年5月20日是第22个“世界计量日”。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和国际计量局日前发布了2021年 …

上海计量院“刹车盘固有频率自动检测系统的研制”顺利通过验收

固有频率也称为自然频率物体做自由振动时,其位移随时间按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振动的频率与初始条件无关,而仅与系统的固有特性有关(如质量、形状、材质等),称为固有频率,其对应周期称为固有周期。对固有频率的研究有利于保证产品稳定性。

近日,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承担的“刹车盘固有频率自动检测系统的研制”顺利通过验收。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国防科技工业第一计量测试研究中心的比对结果,固有频率测量结果相对偏差优于0.1%。刹车盘固有频率自动检测系统可以检测刹车盘、基桩、隔振装置等设备设施的固有频率。刹车盘固有频率自动检测系统可以直接作为测量仪器满足汽车制造分析、飞机结构分析等大型设备制造行业对刹车盘、力锤动态测试的需求。

物体做自由振动时,其位移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又称为简谐振动。简谐振动的振幅及初相位与振动的初始条件有关,振动的周期或频率与初始条件无关,而与系统的固有特性有关,称为固有频率或者固有周期。物体的频率与它的硬度、质量、外形尺寸有关,当其发生形变时,弹力使其恢复。弹力主要与尺寸和硬度有关,质量影响其加速度。同样外形时,硬度高的频率高,质量大的频率低。 一个系统的质量分布,内部的弹性以及其他的力学性质决定。

刹车盘,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圆的盘子,车子行进时它也是转动的。制动卡钳夹住刹车盘而产生制动力的,踩刹车时就是它夹住刹车盘起到减速或者停车的作用。刹车盘制动效果好,且比鼓形刹车更易维护。刹车有盘刹和鼓刹还有气刹车,老一些的车很多都是前盘后鼓的。车很多前后都是盘刹的。因为盘刹较鼓刹的散热好,在高速制动状态下,不容易产生热衰退,所以其高速制动效果好。但在低速冷闸时,制动效果不如鼓刹。价格比鼓刹贵。所以很多中高级轿车采用全盘刹,而普通轿车采用前盘后鼓,而相对低速,且需要制动力大的卡车、巴士,仍采用鼓刹。

鼓刹是密封的,形状像鼓状,在国内也有很多叫刹车锅。行车时它是转动的。鼓刹里边固定有两个弧形或者是半圆的刹车蹄。踩刹车时两个刹车蹄就在制动轮缸的作用下外张,撑起刹车蹄摩擦着刹车鼓的内壁来起到减速或者停车的作用。

盘式刹车盘(碟)分为实心盘(单片盘)和风道盘(双片盘)。实心盘式我们比较容易理解,说白了,就是实心的。风道盘(Vented Disc),顾名思义具有透风功效。从外表看,它在圆周上有许多通向圆心的洞空,称为风道。汽车在行使中通过风道处空气对流,达到散热的目的的,比实心式散热效果要好许多。大部分轿车都是前驱,前盘使用频率计磨损较大,故采用前风道盘,后实心盘(单片盘)。当然也有前后都是风道盘的,但制造成本并不会差的离谱。

延伸阅读

固有频率测量系统是一种用于力学、机械工程领域的物理性能测试仪器。系统可实现大动态范围的高精度测量。在保证单通道信号带宽高达50kHz的同时,保证全温度范围内±0.1%满量程的测量精度。专业测量和传输旋转体测试信号。系统采集旋转体上传感器输出的物理信号,放大、调制后以无线方式发射至固定件上的信号接收机,并在鉴频、解调、滤波、放大后,将还原信号以模拟(或数字)方式输出。

新闻来源: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固有频率也称为自然频率物体做自由振动时,其位移随时间按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振动的频率与初始条件无关,而仅与系统 …

上海市计量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综合评估获评良好等级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指在企业、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和特殊的区域性机构内,经批准可以招收和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为我国的高技术人才与企业搭起了桥梁,是产、学、研相结合的新路子。流动站的设立,由拟设站单位提出申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委及直属机构人事部门审核汇总后报人社部。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由人社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近期,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被评为良好等级。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自2006年7月设立以来,已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培养微纳米测量、生物计量、有机标准物质、材料声学特性检测、室内外无缝定位技术及定位系统测试、电离辐射计量、大尺寸空间测量、核设施及环境放射性监测用低活度参考源研制技术、复杂微结构表征方法及装置等专业领域的博士后研究人员9批次9人。

博士后研究人员紧紧围绕“科技兴检”开展博士后研究,主持10多项省部级课题,产生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发表理论文章20余篇。其中,刘刚博士出站后带领生物计量团队多次获得国 家 级或省部课题立项,2017年《DNA量值溯源体系在儿童易感病原微生物准确检测中的应用》项目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0年《基于多维度DNA纳米探针的传感测量方法及量值溯源研究》项目获得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纳米测量技术是利用改制的扫描隧道显微镜进行微形貌测量,这个技术已成功的应用于石墨表面和生物样本的纳米级测量。纳米测量展望纵观纳米测量技术发展的历程,它的研究主要向两个方向发展:

一是在传统的测量方法基础上,应用先进的测试仪器解决应用物理和微细加工中的纳米测量问题,分析各种测试技术,提出改进的措施或新的测试方法;

二是发展建立在新概念基础上的测量技术,利用微观物理、量子物理中最新的研究成果,将其应用于测量系统中,它将成为未来纳米测量的发展趋向。

但纳米测量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它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纳米测量环境一直是实现纳米测量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而且在不同的测量方法中需要的纳米测量环境也是不同的。同时,对纳米材料和纳米器件的研究和发展来说,表征和检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人们对纳米材料和器件的许多基本特征、结构和相互作用了解得还不很充分,使其在设计和制造中存在许多的盲目性,现有的测量表征技术就存在着许多问题。此外,由于纳米材料和器件的特征长度很小,测量时产生很大扰动,以至产生的信息并不能完全代表其本身特性。这些都是限制纳米测量技术通用化和应用化的瓶颈,因此,纳米尺度下的测量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技术和设备上都需要深入研究和发展。

生物计量学原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生物进行分析,多指对生物体(一般特指人)本身的生物特征来区分生物体个体的计算机技术。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语音、脸、指纹、手掌纹、虹膜、视网膜、体形、个人习惯(例如敲击键盘的力度和频率、签字)等,相应的识别技术就有说话人识别、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掌纹识别、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体形识别、键盘敲击识别、签字识别等。

电离辐射是指波长短、频率高、能量高的射线(粒子或波的双重形式)。电离辐射可以从原子、分子或其他束缚状态放出(ionize)一个或几个电子。非电离辐射则不行。电离能力,决定于射线(粒子或波)携带的能量,而不是射线的数量。如果射线没有带有足够电离能量的话,大量的射线并不能够导致受作用物的电离。电离辐射的全称是致电离辐射,就是通过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使物质的原子、分子电离的辐射。

大尺寸测量主要指“几米至几百米范围内物体的空间坐标(位置)、尺寸、形状、运动轨迹等的测量。对几何量测量来说,其测量尺度正在向两个极端发展:小尺寸测量和大尺寸测量。小尺寸方向正在进行微米测量和纳米测量的研究与应用。几何量测量主要包括角度、距离、位移、直线度和空间位置等量的测量,其中最为通用和普及的就是确定位置的三维坐标测量,而其它一些待测量均可以对坐标进行一定的计算间接得到。

无缝定位技术被认为是移动位置服务的支撑技术,讨论了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的城区室内外无缝定位技术,利用室外公众电话亭WLAN和室内普通WLAN信号,基于实际环境建模的简化无线信号路径衰减模型,通过Cell-ID排序和交会算法,实现在城市室外环境2.1~25 m,室内环境下0.8~4.2 m的定位精度,此技术可应用于城市室内外无缝定位服务。

核设施是核燃料制造厂、核反应堆(包括临界和次临界装置)、研究堆、核动力厂、乏燃料贮存设施、核燃料浓缩厂或后处理设施、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处置设施以及其他需要严格监督管理的包容放射性物质的设施的统称。按用途分,核设施有民用核设施和军用核设施两大类。

辐射环境监测是指对操作放射性物质的设施周界之外的辐射和放射性水平所进行的与该设施运行有关的测量,辐射环境监测的对象是环境介质和生物。辐射环境监测的目的在于检验核设施运行在周围环境中造成的辐射和放射性水平是否符合国家的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并对人为的核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辐射的长期变化趋势(其中包括由人为活动所造成的天然放射性核素的重新分布所引起的环境辐射水平的变化)进行监视。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指在企业、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和特殊的区域性机构内,经批准可以招收和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 …

后疫情时代,食品安全检测仪器需求将不断增加

【仪表网 仪表深度】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然而,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涌现,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冲击,给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带来诸多困难,同时也给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信心带来了影响。

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营造放心安全的食品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促进食品行业健康稳定发展,12月3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携手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在北京举办“2020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主会场活动。

科学技术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胡益锋在致辞中谈到,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食品产业提出严峻挑战,需要食品科技和产业界众志成城、通力合作,有效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挑战,积极探索创新发展道路。

食品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已成为衡量人类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业内人士认为,后疫情时代,食品安全工作的不断加强将为食品检测服务带来检测频次、检测项目、检测客户的三重提升,直接利好食品检测服务市场空间释放。

目前,食品安全检测的类别主要有药物残留检测、重金属检测、食品微生物及毒素检测、食品添加剂检测、食品接触材料检测。因此,根据食品安全检测项目类别划分,检测仪器可划分为药物检测分析设备、重金属检测设备、食品微生物及毒素检测设备、食品添加剂检测设备、食品接触材料检测设备等。

在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推动下,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在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迅速发展,检测仪器日益趋向高技术化、系列化、速测化、便携化,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免疫捕获PCR、荧光定量PCR、ATP生物发光法、微型自动荧光酶标法等)等检测方法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中。

为助力食品安全检测能力提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日前,新疆阿克苏地区引进气相色谱仪提升食品安全检测能力。新购进的气相色谱仪可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添加剂分析、脂肪酸甲酯分析等。具有高灵敏度、高效能、高选择性、分析速度快、所需试样量少、应用范围广等优势。

为了适应食品安全检测市场需求,国内一些仪器厂商也加强了对食品检测仪器的创新投入。如天瑞仪器正在积极的优化食品安全检测相关仪器,争取为食品安全检测行业贡献更多的科研成果,以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比和好的业绩。

近年来,国家连续发布有关涉及调整和促进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提升的文件政策,推动着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服务业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期。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市场规模约为665亿元,预计到2022年,我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后疫情时代,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将更加重要。相关食品安全检测仪器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文章来源:仪表网

【仪表网 仪表深度】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然而,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涌现,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今年以来,新冠 …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 发布新修订的《军队计量条例》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签署命令,发布新修订的《军队计量条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条例》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按照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着眼联合作战计量保障要求,立足军队计量建设和保障特点规律,继承成熟经验做法,吸纳实践探索成果,构建整体优化、协同高效的军队计量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监督制度体系,规范军队计量建设各方面全过程工作运行。

《条例》共9章44条,明确军队计量工作的主要任务、基本原则、管理分工等,优化运行机制,保证军队计量工作在新体制下顺利开展。健全军队计量技术机构、计量标准、计量检定人员、计量技术规范的建设管理,规范军队采购地方计量服务,全面重塑军队计量技术体系。规范军队计量保障组织实施方式方法,规定计量周期检定、保障目录、保障模式,明确监督管理要求,构建覆盖军队计量各层次各领域的监督管理模式,提高部队备战打仗计量保障能力。

来源:央视新闻网,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签署命令,发布新修订的《军队计量条例》,自2021年1月1日起 …

全国工业产业计量工作座谈会-产业计量(上海)论坛成功举办

9月27日,全国工业产业计量工作座谈会-产业计量(上海)论坛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邀请了中国工程院、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航空研究院及全国各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单位共同参与,旨在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发挥计量测试对产业创新和质量提升的基础支撑和保障作用。

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一级巡视员张益群、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陈学军分别为论坛致辞,产业计量领域院士庄松林、谭久彬、计量专家学者段宇宁、周自力做主旨演讲,部分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负责人做经验交流,从最前沿最专业的角度剖析当下我国产业计量的发展格局和未来展望,共同探讨产业计量在新发展格局下如何实现新作为,以产业计量赋能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无论是发展实体经济、振兴制造业,还是提升质量,计量都是重要的基础和保障。

新时代的发展格局对产业计量测试工作支撑供给侧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服务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战略,近几年,市场监管总局依托各省市计量技术机构、部门或行业所属企事业单位,在全国范围内批准筹建并验收了一批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近年来,上海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优势产业等领域产业发展的计量测试需求,市场监管部门会同市相关主管部门建制度、搭平台、促合作、优服务、重实效,依托产业主体和技术机构推动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供给能力提升,筹建了核电仪器仪表、商用大飞机、智能网联汽车三家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同时正培育多个国家和市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通过加强计量技术研究和测试服务,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计量“能”级攻坚克难,开放包容“赋”上不断创新,着力打造支撑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打响“四大品牌”的计量测试服务体系, 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贡献计量力量。

9月27日,全国工业产业计量工作座谈会-产业计量(上海)论坛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邀请了中国工程院、市场监管总局 …

搭建计量云工业互联网平台,青岛这家企业实现智能电表“云制造”

一只智能电表的“云制造”

元启工业搭建计量云工业互联网平台,驱动产品远程质量管控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与青岛相隔万里,远在美洲、欧洲、非洲等地的海外客户通过网络沟通并下单,原本批量制造的智能电表工厂蜕变成为以数据驱动的大规模定制工厂,每一只电表的生产过程和生产数据都能远程实时看到。

通过计量云平台,电表智能工厂的生产数据和实时视频一目了然。

而这被称之为“云制造”的强大引擎就是元启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搭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计量云。

更直观的质量管控

在市场集中度较低、产品参差不齐的电气设备行业,质量管控是一个行业痛点。特别是电表、变压器等制造过程中,上游用户都要派出监造团队前往厂家,现场见证设备从电子元器件采购到生产出厂的全过程,每年在驻厂监造、产品重复检验等环节上花费巨大。

“行业的信息化数字化程度低,交付用户产品返单情况比比皆是,产品个性化需求无法满足。仅电能表单件产品,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在企业资质业绩核实、安排驻厂监造和电表产品检测上,每年就要花费数十亿的成本支出。这一系列问题逼着我们去探索工业互联网。”元启工业系统方案部总监殷嘉平说。

正是诞生于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元启工业从智能制造端切入,重点开展协作机器人研发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并率先在母公司青岛乾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乾程电子应用了计量云。

计量云平台打通了从生产设备信息化系统到企业资产管理系统(ERP)的多层系统孤岛,将销售订单数据及与其相关的生产订单、工艺数据、设备数据、产品质量数据、元器件物料数据、仓库成品、生产环境检测数据、产线实时生产视频等透明化,以“云制造”方式解决了用户最头疼的驻厂监造问题。作为一个典型的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计量云还具备与其他大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能力,目前已成功对接国家电网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

这在疫情期间可谓及时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英国EDMI集团等国内外重点用户突破了时空限制,对工厂关键参数和检测数据远程确认。以乾程电子为例,接到了来自新加坡和英国的几十万只电表订单,虽然监造人员无法来华,但海外订单始终能正常交付。

“本来要延后三个月到半年,但工业互联网让客户看到了整个订单生产、采购、交付全流程,成功打消了他们的顾虑。”殷嘉平说。

更快的供应链响应

工业互联网不只是解决产品远程质量管控,更为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奠定了基础。

与服装、家居等行业偏重于外观的个性化定制不同,智能电表定制的核心在于各种功能模块。一只智能电表有上百种精密元器件,其中的外壳、载波模块、主板、背板、4G模块等都有定制化要求。尤其是象征着高门槛的海外订单,单笔数量小到几万只,个性化定制比例却可达40%左右。

在殷嘉平看来,智能电表的个性化定制对供应链响应速度要求非常高。“反应慢的企业不敢接这样个性化程度高的订单,我们改造后的智能工厂能拿到,就是源于工业互联网的快速交付能力,从接单到原材料采购到排产几乎是同步驱动。”他说。

按传统供应链模式,从客户方案敲定到原材料集约式采购至少要花两个月时间,而受疫情影响,原材料供货期还会往后延。但现在依托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能够第一时间从后台获取订单定制化要求并及时进行原料采购和工艺调整,在接上游订单的同时直接向下游下订单,产品研发周期、采购周期、生产周期统统缩短,成本大大降低。

除此之外,基于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还能帮助工厂做到智能采购。

“智能电表上百种元器件中,目前已有85%能提前预判下一个季度的采购量。”殷嘉平说,“未来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竞争力一定是体现在行业的深耕,通过基于行业数据的应用,降低原先生产供应链的成本,提升生产单位产品质量和效率,找到制约客户产品质量的潜在问题。”

目前,元启工业还计划将工业互联网实践复制到水、电、气、热表等更多仪器仪表相关领域。

文章来源:中国计量网/www.chinajl.com.cn

一只智能电表的“云制造” 元启工业搭建计量云工业互联网平台,驱动产品远程质量管控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与青岛相隔 …

“基于常数修改秒定义:机遇和挑战”研讨会成功召开

9月9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武汉组织了中国工程院“面向2035中国时间频率体系的发展研究”课题“基于常数修改秒定义:机遇和挑战”专题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武汉)承办。中科院精测院叶朝辉院士,北京大学王义遒教授、中国计量院李天初院士等来自国内时间频率领域的40多位专家参加了研讨会。

test

 

本次会议分为主题发言和自由讨论两个部分。中科院精测院副院长柳晓军致开幕辞。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国际温度委员会主席、中国计量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段宇宁出席会议,并针对国际单位制重大变革作专题发言。中国计量院李天初院士介绍了此次研讨会的背景和目的,并作了现状与机遇的专题发言。中国计量院研究员房芳报告了国际时间频率咨询委员会(CCTF)提出的修改秒定义候选方案和里程碑。中科院精测院研究员梅刚华、闫昊明,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主任张首刚,分别针对守时钟、相对论频移、远程时间频率比对等专题发言,精测院研究员詹明生作了对修改秒定义做出中国贡献发言。

test

随后,与会专家围绕秒定义修改路线图、光钟发展方向、守时钟技术、时间频率比对、引力红移修正等专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诸多建设性思想。专家们表示,修改秒定义对时间频率领域是一项重大机遇和挑战,我国时频领域各位同行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做好基础工作,紧跟国际前沿,团结协作,为国家时间频率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文/图:庄伟)

文章来源:中国计量网/www.chinajl.com.cn

9月9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武汉组织了中国工程院“面向2035中国时间频率体系的发展研究”课题“基于常数修改 …

上海计量研究院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启动

2020年7月23日,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作为课题负责单位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重点专项“硅基 MEMS 高深宽比三维结构的干涉显微无损测量技术”项目启动会在南京理工大学顺利召开。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项目牵头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相关领导和人员出席会议,项目组各课题负责人及研究骨干参加会议。
由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承担的课题三“测量系统的量值溯源、校准与误差补偿”将主要围绕“硅基MEMS 高深宽比三维结构测量系统的量值溯源与关键技术指标验证”开展高精度深宽比标准样板的设计、加工、定标技术研究,并以准确赋值的标准样板实现对项目开发的无损测量系统的进行量值溯源、校准与误差分析,为项目仪器开发和关键技术指标提供计量保障。会上,课题负责人、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机械制造所所长、教授级高工傅云霞首先针对课题的背景意义、研究目标、课题总体思路、进度安排等方面做了全面陈述,并对课题组织管理、基础保障与里程碑考核等进行了汇报和说明。与会专家认真审议了课题的各项内容,对实施方案总体上表示肯定的同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进一步完善了课题实施路线与方案。
近年来,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聚焦集成电路、商用飞机、新能源汽车、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产线业务对接、产学研融合、联合实验室为抓手,为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提供计量技术支撑服务。同时,面向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难点、技术瓶颈等,陆续开展国家重大仪器开发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防计量重大专项、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科技项目、市科委重大科技项目等国家、地方的重点建设项目。

2020年7月23日,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作为课题负责单位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 …

张工调研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并看望慰问院士

12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工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调研,并看望慰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个面向”要求,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着力提升市场监管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

张工首先来到时间频率基准实验室,看望75岁高龄仍坚守在科研一线的李天初院士。他高度评价李天初院士多年来推动市场监管领域科技进步,特别是推动时间频率测量极限取得突破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对他始终践行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不计名利、敢于创造的科学家精神致以崇高敬意。之后,张工又到重力基准实验室、高温红外辐射特性测量实验室和生物计量实验室调研,对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积极发挥技术优势,主动参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提供高质高效计量服务取得的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张工强调,要坚决落实“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要求,科学谋划“十四五”市场监管科技创新工作。要聚焦基础科研,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科学领域成果转化,构建产学研联动创新平台,打通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创新衔接的绿色通道。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快计量科技创新步伐,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从科技创新源头解决“卡脖子”难题。要加强市场监管科技人才教育培养,发挥好领军人才科研引领作用,做好“传帮带”,着力提升市场监管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总局有关司局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有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文章来源:中国计量网/www.chinajl.com.cn

12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工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调研,并看望慰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初。他强调,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