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计量的应用思考!

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的发展,当前国内的计量服务已经表现出信息不对称、市场 监管存在漏洞、计量服务手段落后、产品生产制造受计量服务周期制约等局限性。计量行业迫切需要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以实现计量的高效精准服务。只有创新计量服务的模式和技术手段, 整合技术人员、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检测方法和环境, 连接生产过程,通过5G设备数据采集、网络计算分析,形成数据模型,最后可在行政审批、计量机构、企业用户等客户端进行呈现,才能适应智慧计量服务的需求。

实现计量行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建立强制检定、行政许可、行政监管全过程、全融合的计量数字监管体系,提高计量监管效率,创新新兴领域计量监管方式,建立统一的计量服务大数据智能平台,实现各层级计量 行政监管系统的互联互通。

整合区域计量大数据,构建市场行政、计量技术、企业客户无缝对接体系,建立统一的移动物联网智能计量技术大数据平台,形成以“计 量标准数据库+计量器具管理数据库 + 计量器具检测信息数据库”为核心的大数据平台。通过计量服务协同大数据平台,全面梳理计量相关法律法规及各种技术法规,形成统一、协调的计量法律法规规范体系,各类文件规范的旧版废止和新版发布可于第一时间在各用户终端显示,同时也可汇集各类用户的意见建议,优化行政管理。 

进一步健全计量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率,保证全国单位制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

建立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档案,加强重点计量器具、能源资源计量、行业安全用计量器具的监督,确保强检计量器具依法处于受控状态,便于强检计量器具的监督抽查。整合计量资源,厘清传统的碎片化和低效化管理,建立区域范围内计量基标准动态数据库, 实现计量标准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研究计量器具从生产到使用全寿命周期内的 5G 信息追溯技术,实现计量器具“一器一码”,建立计量器具管理数据库,推动我国计量器具大市场、大产业、大公司的发展格局。

加强计量技术机构诚信建设,增强计量检测数据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实施诚信计量分类监管,建立诚信计量信用信息收 集与发布和计量失信“黑名单”制度。在平台曝光假冒伪劣计量 器具、作弊类计量器具以及市场 上检测机构违规出具虚假证书等 不法行为,让严重扰乱计量行业发展的行为无所遁形,进一步规范计量检测市场。

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的发展,当前国内的计量服务已经表现出信息不对称、市场 监管存在漏洞、计量服务手段落后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QI专项“电热领域石墨烯材料关键计量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实施方案通过论证

2月15日,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重点专项(以下简称“NQI专项”)“电热领域石墨烯材料关键计量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中国计量院昌平院区召开。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市场监管总局科财司相关领导,中国计量院院长方向、副院长戴新华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项目和课题负责人、各承担单位代表参会。中科院院士白春礼和刘忠范及原国务院参事张纲、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汤万金等7位专家组成项目咨询专家组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论证。会议由中国计量院副院长戴新华主持。

tt

会上,中国计量院院长方向对参会的领导和专家表示欢迎,同时对该项目的情况和意义做了介绍。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和市场监管总局科财司领导对项目的实施及管理提出了要求。项目负责人、中国计量院研究员任玲玲汇报了项目的背景与目标、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考核指标、支撑条件和预期成果。来自中国计量院、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单位的课题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各课题的具体任务和实施方案。

tt

项目咨询专家组成员听取了项目和各课题的详细汇报,论证了项目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并从专业角度为项目及课题实施提供了咨询意见。经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研究目标明确,技术路线可行,任务分工明确,考核指标合理,同意通过项目论证。中国计量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的制度办法。

据了解,石墨烯材料是一种典型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被国家定义为战略新兴材料,受到研发和产业领域的高度重视。随着石墨烯材料在新能源、5G电子产品等领域的纵深应用,产业急需对石墨烯材料及产品电、热性能的质量评价。项目针对该需求,拟建立石墨烯材料电、热应用领域质量评价关键参数矩阵,研制标准物质和计量装置,研制相关标准和计量技术规范,组织国内外比对和示范应用。

该项目实施后,将解决石墨烯材料在电、热领域质量评价关键参数量值溯源传递问题,建立以计量技术支撑的可靠可信任的产品评价体系,为石墨烯材料在新能源及电子产品产业推广应用及质量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2月15日,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重 …

中国计量院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成立联合实验室

2月7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成立的“温室气体排放测量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郑州中心)新院区举行。中国计量院党委书记段宇宁、副院长杨平,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纪委书记王锷一,郑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何雄,河南省及郑州市有关部门领导出席此次揭牌仪式。

tt
tt

联合实验室前身为中国计量院国家烟气流量实验室,目前拥有国内唯一、全球唯二的大口径烟道流量和烟道流速实验室计量标准装置,该装置结合自主研发的现场烟道流量校准仪器,能够将测量误差降低至5%以内。

据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亮博士介绍,联合实验室将建立我国烟道排放量、无组织排放量和反演排放量最高测量能力,开展国际比对,提升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和碳交易市场的数据质量;共同维护和运行烟气流量计量装置、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区域反演监测系统标准装置,开展温室气体排放量测量标准及监测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方法研究,研究建立温室气体排放量监测体系和测量量值溯源体系;合作开展温室气体排放量测量及监测仪器设备或系统的计量校准服务,共同组织监测能力的核查或评估及监测仪器设备的计量比对,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和技术服务的转化及应用。

tt

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将形成以郑州市高新区为量值源头,辐射全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值传递体系,确保我国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以此联合实验室为基础,建立我国碳市场的“度量衡”,实现我国碳排放清单的国际互认,确保我国碳排放量数据满足国际上“报告的1吨必须是排放的1吨”的数据质量要求。

揭牌仪式结束后,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组织举办了“温室气体监测计量学术交流会”,中国计量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中心、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专家、科研人员分别做相关报告。(文:石亚楠  图:刘艳明)

2月7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成立的“温室气体排放测量联合实验室 …

2023世界计量日主题:测量支持全球食物体系

The theme for World Metrology Day 2023 is Measurements supporting the global food system.

This theme was chosen because of the increasing challenges of climate change, and global distribution of food in a world whose population reached 8 billion at the end of 2022.

World Metrology Day is an annual celebration of the signature of the Metre Convention on 20 May 1875 by representatives of seventeen nations. The Convention set the framework for global collaboration in the science of measurement and in its industrial, commercial and societal applications. The original aim of the Metre Convention – the world-wide uniformity of measurement – remains as important today as it was in 1875.

The World Metrology Day project is realized jointly by the BIPM and the OIML.

2023年世界计量日的主题是支持全球粮食系统的计量。
之所以选择这一主题,是因为气候变化的挑战日益增加,以及2022年底人口达到80亿的世界粮食的全球分配。
世界计量日是17个国家代表于1875年5月20日签署《米制公约》的周年庆典。《公约》为计量科学及其工业、商业和社会应用领域的全球合作奠定了框架。《米制公约》的最初目标——全球测量的统一性——在今天仍然与1875年一样重要。
世界计量日项目由BIPM和OIML共同实现。

The theme for World Metrology Day 2023 is Measurements …

第27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七项重要决议

2022年11月15日至18日,第27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在法国凡尔赛召开。与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聚焦国际单位制(SI)的历史性变革相比,本届大会更体现出国际米制公约组织(BIPM)对于未来计量科学发展的前瞻性谋划,表决通过的七项重要决议为未来计量科学发展指出了新的战略方向。

tt
tt

决议1“关于CIPM编写的‘新兴计量需求’报告”正式揭开《CIPM战略2030+》的面纱。研究全球性计量重大挑战并制定计量发展战略是CIPM的一项重要使命。《CIPM战略2030+》通过分析行业发展趋势,提出了全球计量界需要共同应对的七大“新兴计量需求”,包括气候变化与环境、健康与生命科学、食品安全、能源、先进制造五大领域和数字化转型和“新”计量两大主题,提出了加强这些领域国际计量合作的行动计划,把建立CIPM跨学科工作组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该报告的最终版本将于2025年《米制公约》签署150周年之际发布,同期发布的还有基于该战略重新确定的BIPM愿景。

决议2“关于全球数字化转型和国际单位制”鼓励CIPM建立和推广SI数字框架,包括建立一套全球认可的SI数字化表示方法、促进数字证书在国际计量互认制度中的使用,以及将FAIR原则(可发现、可访问、可互操作、可重用)应用到数字化计量数据和元数据中。决议同时邀请国家计量院、区域计量组织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为建立、推广和实施SI数字框架做出贡献。

决议3“关于国际单位制词头范围的扩展”决定增加四个新的SI词头:ronna(1027)、ronto(10-27)、quetta(1030)、quecto(10-30),从而满足1024量级以上超大科学数据的表达需求,同时也防止非官方词头在行业中被事实性使用。

决议4“关于协调世界时(UTC)的使用和未来发展”。针对引入闰秒带来的UTC不连续、引入方法不统一,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电信等重要数字基础设施出现故障等问题,该决议决定在2035年前将(UT1-UTC)的最大可接受值扩大,例如允许100年差1分钟或者数千年差1小时,从而使UTC成为一个连续的国际时标。CIPM将与相关国际组织商定具体实施方案,以期在2026年第28届CGPM上正式通过新的(UT1-UTC)最大值。

决议5是“关于秒的未来重新定义”。许多国家计量院研制的光学频率标准(光钟)的准确度已经超过当前复现秒定义所使用的铯原子喷泉钟准确度的100倍。该决议鼓励CIPM宣传秒的重新定义的重要性,并就实现秒的重新定义进行进一步准备,从而在2026年第28届CGPM上提出关于秒的重新定义的建议,在2030年第29届CGPM上通过决议。

决议6“关于普遍加入《米制公约》”针对大量发展中国家仍然游离在《米制公约》之外这一问题,邀请CIPM研究其他国际组织关于成员资格的做法,研究提出促进各国普遍加入《米制公约》的行动计划并提交给第28届CGPM,旨在建设一个真正覆盖全球的国际计量体系。

决议7“关于2024-2027年BIPM会费”通过了2024年BIPM会费总额为13161218欧元,此后三年将按照每年1.5%的幅度增长。此外,BIPM也欢迎各国以多种形式为BIPM提供自愿性支持。

面对科技革命新形势和全球性共同挑战,第27届国际计量大会在许多关键和重要问题上达成共识,对未来计量科学发展和国际计量体系重构具有重要意义。(文:蔡娟、于连超)

2022年11月15日至18日,第27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在法国凡尔赛召开。与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聚焦国 …

中国代表团出席第27届国际计量大会

2022年11月18日,为期四天的第27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在法国凡尔赛圆满落幕。国际米制公约组织(BIPM)58个正式成员国和部分附属成员国(经济体)共300多名代表以及相关国际组织30多名代表出席大会,另有60多名代表以线上方式参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正部长级)秦宜智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大会。

tt

图1 第27届CGPM会议现场

tt

图2 中国代表团合影

本届大会听取了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工作报告、国际计量局工作报告、国际计量局2024-2027年工作计划、十个国际咨询委员会(CC)工作报告,以及来自世界气象组织(WMO)、欧洲空间局(ESA)、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经济合作组织(OECD)等14个知名国际组织和学术机构的特邀报告。中国计量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段宇宁以国际温度咨询委员会(CCT)主席的身份在大会第一天做了工作报告。

作为备受关注的一项议程,大会于第4日以现场匿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CIPM委员。中国计量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段宇宁成功连任。选举产生的新一届18位委员分别来自瑞士、日本、阿根廷、南非、意大利、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韩国、加拿大、荷兰、中国、英国、印度、巴西和乌克兰,将自2023年3月下一次CIPM会议起正式履职。此外,市场监管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谢军成功连任CIPM选举委员会(CEC)委员。

本届大会报告中多次体现中国对国际计量组织的贡献。例如,国际物质的量咨询委员会(CCQM)提及了中国计量院率先提出并联合主导的新冠病毒核酸和单抗两项国际比对,为新冠检测试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保证;国际计量局局长对中国在BIPM能力建设和知识传播项目中提供的自愿性支持表示感谢;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报告了市场监管总局国际合作司一级巡视员韩建平当选OIML新兴国家和经济体计量体系(CEEMS)顾问组副主席、中国计量院副院长杨平当选OIML数字化工作组(DTG)副主席等。 

据悉,CGPM是BIPM的最高权力机构,通常每4年在巴黎举行一次,由BIPM正式成员国和附属成员国(经济体)派代表参加。中国于1977年成为BIPM正式成员国并派代表团参加历次CGPM。中国对BIPM工作的参与度和话语权显著提高,并且与国际计量局在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累计派出十几人赴国际计量局中长期工作。(文:蔡娟、朱秀梅 图:国际计量局)

2022年11月18日,为期四天的第27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在法国凡尔赛圆满落幕。国际米制公约组织(BI …

改变时间!2035年闰秒将取消

  11月18日,世界各国政府代表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度量衡大会(CGPM)上作出决定——从2035年起暂停在官方时钟上增加“闰秒”以使其与地球自转同步。

  这意味着从2035年或更早时间开始,天文时间(UT1)将被允许与协调世界时(UTC)相差1秒以上,后者是基于原子钟的稳定计时。自1972年以来,每当这两个时间系统的偏差超过0.9秒时,就会增加1个闰秒。

  “停止调整对研究时间和频率的研究人员来说是‘一次飞跃’。”加拿大哈利法克斯计量研究中心负责人Georgette Macdonald说。闰秒是不可预测的,因为它们依赖于地球自转。Macdonald表示,它们破坏了基于精确计时的系统,并可能在数字时代造成严重问题。Facebook的母公司Meta和Google等科技公司都曾呼吁取消闰秒。

  CGPM在掌管时间计量的同时也负责监督国际单位制(SI)。CGPM建议,至少在一个世纪内不应该增加闰秒,并允许UT1和UTC拥有约1分钟的误差。

  在CGPM上,加拿大、美国和法国的代表呼吁在2035年之前取消闰秒。但投票反对该提案的俄罗斯代表希望将其推迟到2040年或更晚执行,以处理其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的技术问题。因为该系统包含了闰秒,而全球定位系统和其他国家的系统已经有效忽略了闰秒。国际计量局时间部前负责人Felicitas Arias说,这一决定意味着俄罗斯可能需要安装新的卫星和地面站。

  依靠UT1校准望远镜的天文学家也需要调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时间和频率部负责人Elizabeth Donley补充说,不同机构对闰秒的处理方式不同。因为这在时间来源之间造成了多达半秒的模糊,造成的后果会非常严重。

  尽管从长远来看,地球自转速度会因月球引力而变慢,但自2020年以来地球自转速度加快也使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紧迫,因为这是第一次可能需要取消闰秒而不是增加。UTC只需慢一拍来等待地球,而不是跳到前面去追赶它。

  尽管几千年来,人类的计时器一直随着地球自转而校准,但大多数人对闰秒的影响感受不大。“毕竟在大多数国家,夏季时间和冬季时间之间有一小时差距。这比一秒要多得多,但人们还是适应了。”Arias说。

  Macdonald认为,未来的计量学家可能会找到比闰秒更优秀的方法来协调UTC和UT1,当差异变得显著时,人们调和它的能力将比现在好得多。

  11月18日,世界各国政府代表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度量衡大会(CGPM)上作出决定——从2035年起暂停在官方 …

为了制造中国自己的原子钟,中国计量院研究员房芳及其团队攻坚克难,成功研制了NIM5铯原子喷泉钟。 相关课题“新 …

加快先进碳测量技术创新 有力支撑“双碳”战略

2020年9月,自中国向世界正式提出“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战略目标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双碳”战略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作为“1+N”政策体系的保障方案之一,核心是加快支撑“双碳”战略目标的计量与标准体系建设。《方案》提出了24项重点任务、5项重点工程和4项行动,对统筹推进“双碳”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

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核心是控制碳排放总量,摸清碳排放底数,是科学决策、成效评估和国际谈判的重要基础,对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至关重要。其中,计量技术是“双碳”战略的底层驱动。计量技术直接用于碳排放测量、能源测量、自然资源与环境监测等领域,通过国际互认、一致的测量标准和测量方法,保障数据的准确可靠。同时,计量技术为碳排放、碳减排、碳清除和市场化机制等标准制定提供量值依据,是实施检验检测的技术基础,在促进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协同运行中发挥核心功能。《方案》秉承“科技驱动,技术引领”的原则,全面布局计量技术体系建设,就是要通过先进碳测量技术支撑我国碳市场和国家碳排放清单数据质量,推动由宏观“碳核算”向精准“碳计量”的转变,达到“报告的1吨就是排放的1吨”的国际要求,实现国际互认。 

一、夯实基础研究,建立健全“碳计量”溯源体系

完善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是确保测量器具溯源性、测量过程有效性、测量数据准确一致性的基础。具体而言,要加强碳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研制,开发高精度测量仪器和传感器。在这方面,美欧国家走在世界前列。2022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的《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未来法案》授权NIST开发准确测量温室气体排放的工具和标准。NIST在化石和替代燃料、初级气体混合物领域研制了原油、含水甲醇、氮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标准物质。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目前正研制低成本环境传感器,以构建大型传感器网络,实时获取密集监测数据。NPL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合作开展可移动差分吸收激光雷达(DIAL)技术研究,解决开阔空间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的精准测量和计量溯源难题,实现对分散污染源排放量的高精准测量。因此,《方案》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碳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体系,开展碳计量核心器件和高精度仪器研制,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提供硬件支撑。

二、聚焦前沿创新,攻克“碳计量”关键技术难题

绿色低碳关键共性计量技术涵盖从排放因子、测量方法到测量不确定度多个方面,在行业领域广泛应用,能够解决节能减排的关键共性问题,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公约数”。近年来,美欧国家已经开始重视碳数据的准确性,逐步采用直接测量和间接核算相结合的方法。例如,欧盟为欧洲全部大型火电厂和部分小型机组装备CO2浓度测量装置和烟气流量计,对温室气体进行直接测定。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强制条例》规定,所有年排放超过2.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源必须全部安装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并将数据在线上报美国环保署。英国商业能源与工业战略部(BEIS)定期通过大气测量和反演模型相结合对碳排放清单进行外部验证,及时查找和减少核算误差。NPL目前正针对全球性大气监测网络开发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以增强监测活动的可追溯性。因此,《方案》提出开展碳计量学、碳排放因子、碳排放量监测、碳排放测量不确定度等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研究,攻克关键共性测量难题。

三、把握数字化机遇,推动“碳计量”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是发展大趋势,碳计量数字化转型事关数字经济发展大局随着各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在线、动态、远程、虚拟作业场景越来越成为行业常态,新型测量情景和参数不断涌现,伴随而来的是对新型测量器具的需求。同时,数据成为数字化转型中的核心要素,在碳排放智能监测、反演、预警、决策中发挥关键作用,碳计量标准参考数据更可以作为“数字测量标准”直接服务行业,避免重复性测量并减少由于测量结果不准确而造成的损失。美国占据全球标准参考数据垄断地位,在服务低碳方面,NIST已建立碳氢化合物光谱数据库、碳氢化合物热物理性能数据库、二氧化碳光化电离参数数据库、燃烧量热法工具库等标准参考数据库,为全球低碳行动提供权威数据参考。《方案》对碳计量数字化转型做出部署,强调推动相关计量器具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改造升级,建立碳计量标准参考数据库,全面助力实现数字化时代的“双碳”战略目标。

四、加强领域应用,实现重点行业精准“碳计量”

计量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根基,将计量技术创新融入产业低碳转型进程中,将为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注入长久的动力。《方案》秉承“夯实基础,完善体系”的原则,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建立健全“双碳”计量技术体系,实现各行业低碳标准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

通过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碳计量技术研究与应用,提升碳排放和监测数据准确性与一致性,维护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公平性和稳定性,为产业低碳转型注入有效新动能,是新形势下计量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使命和机遇。国际上,温室气体议定书(GHG Protocol)下的《企业碳核算与报告标准》主要对于不同行业内的企业计算温室气体的方式、汇报责任、碳排放核查、减排核算、目标设定、库存设计等方面都提出了统一要求。美国电力行业碳交易市场采用的是以烟道流量数据和烟道温室气体的浓度数据排放端直接测量为主。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为企业碳排放监测工作做了很多努力,经过多年发展与完善,已经成为全球最完善的碳交易市场,都在碳核查中明确了数据准确度的要求。欧盟碳交易市场是燃料端核算与排放端直接测量并行的方式,并且通过建立统一的“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查”(MRV)制度,促进核查、认证服务形成内部市场。因此,《方案》提出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用能设施及系统碳排放计量测试方法和监测计量技术研究,提升碳排放和监测数据准确性一致性,探索推动具备条件的行业领域实现精准“碳计量”。

五、下一步工作建议

第一,尽快建立直接测量和间接核算相结合的碳排放统计监测核算报告体系。在重点行业推广直接测量和间接核算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典型区域和代表企业试点。制定核算报告国家标准,推行采用直接测量对间接核算数据进行验证,对重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提出明确要求,保障碳排放数据的完整准确和一致可比,有力支撑科学决策和国际谈判。同时,加大先进碳计量技术研发应用力度,对先进碳计量技术和高端碳测量仪器研发应用实施专项经费投入,努力实现核心技术与高端仪器的自主可控,提升统计监测能力。

第二,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为“双碳”战略提供先进测量技术支撑。加快构建支撑“双碳”战略的标准计量体系,需要充分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核心引领作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作为中国的国家计量技术机构,担负着先进碳测量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时代使命。国家碳标尺建立、碳交易市场建设、国家碳排放清单编制及未来应对碳关税等具体工作要积极吸纳碳计量技术力量更多参与其中,充分发挥计量“度量衡”的保障作用,提升我国碳数据的可信度,为实现“双碳”战略提供强有力的计量科技支撑。

第三,健全完善“碳计量”国家标准,增强国际标准话语权。制定基于直接测量为基础的核算报告国家标准,要在国家标准层面实现测量和核算方法学的统一,完成碳数据准确性的国际互认和接轨。通过主导或积极参与国家间碳数据测量国际比对,以国际互认的碳排放数据测量体系为支撑,推进与国际碳市场接轨,积极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参与相关领域国际标准制修订,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技术工作,牵头制定国际标准。加强区域标准化合作,融入国际能效、碳排放标准和规则体系,加强国际标准协调。加快转化碳足迹、碳核算等先进适用国际标准,推进与国际碳市场接轨,增强谈判能力。

第四,统筹NQI协同发展,释放全链条应用最大效能。在顶层设计层面,系统研究NQI支撑“双碳”目标的实施路径,同步推进、协同建设和融合发展。在体制机制层面,研究建立支撑“双碳”目标的“计量科技创新—技术标准制定—认证认可实施—示范推广应用—事后监管评估”的联动机制,充分释放最大效能。在建设实施层面,依托重点工程和行动,探索NQI要素融合发展及效能评价的基础理论,创新以单要素为支撑、多要素协同建设的工作机理。研究推进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质量基础能力再造路径,全面夯实支撑“双碳”战略目标的质量基础能力。 (来源:市场监管总局网站)

2020年9月,自中国向世界正式提出“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战略目标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双 …

勇于担当,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又前进一位,全球第11名!这是不久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里中国的排名。从十年前第34名到如今第11名,中国开启了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阶段。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党的二十大代表纷纷表示,要勇于担当,以科技报国的决心、自立自强的信心、坚持坚守的恒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科技支撑。

自主创新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

几天前,“天宫课堂”第三课继续在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天宫”开讲,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授课。这堂太空授课,成为代表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实践证明,科技自立自强是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代表亲眼见证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对此深有体会,“中国航天被国外封锁了60多年,国际空间站更是将中国排除在外。我们必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独立自主打造世界先进水平空间站,坚决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仅是“天宫”遨游,这些年来我们还有“北斗”指路、“嫦娥”探月、“天问”探火……“践行着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中国航天进入创新发展的‘快车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0所科技委主任李得天代表颇为自豪。

同样,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代表也在见证科技自立自强的力量。她说,在气象科技领域,我国逐步建成世界先进的“地—空—天”综合立体气象观测系统,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数值预报体系,成为唯一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系统的发展中国家。

“目前,我们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已处于国际第一梯队,‘玲龙一号’是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审查的小型压水堆核电技术。”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王丛林代表告诉记者,中国核电及其装备的发展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部分“领跑”。

对于科技自立自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前沿计量科学中心主任屈继峰代表的感受是国际话语权显著提升。

我国自主研制的铯原子喷泉钟参与驾驭国际原子时,基本物理常数测定结果应用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重新定义,主导全球绝对重力仪国际比对,率先提出并联合主导新冠病毒核酸和单抗国际计量比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计量科技成果大量涌现,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在制定计量领域国际规则时有了更多中国声音和中国贡献。”他说。

目前,我国形成了全方位支撑发展和保障安全的科技创新整体布局。我们既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贡献者。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自立自强,给了我们更多底气。

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以改革促创新,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对此,代表们纷纷点赞。

“近年来,我国出台的许多科技体制改革重大政策举措有效地改善了科技创新环境,激发了创新活力。‘摘帽子’‘破四唯’,以创新价值、创新能力和岗位贡献论英雄正成为科技界的共识,科研人员逐步享受到科技体制改革带来的红利。在新的评价导向及一系列保障措施下,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专注于长周期、高价值的原创性研究。”张芳华代表谈道。

王丛林代表为“揭榜挂帅”制拍手叫好。“‘揭榜挂帅’制为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他说,“揭榜挂帅”制体现了问题导向的科技研发思路,攻关成效明显,后续还要进一步加强重大需求遴选,坚决打破创新要素流动壁垒。

屈继峰代表对《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印象深刻,“切实为科研人员松了绑”。他告诉记者,在最近的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预算书编制比之前明显简化,下放预算调剂、经费“包干制”等措施有利于大家按照科研需要灵活配置经费开展研究。

“减轻事务性负担,同时加大对科技创新突出团队成员的绩效激励力度,这些措施都让我们能够更加心无旁骛地投入科研工作。”他说。

科技体制改革,正是要让更多科技工作者“坐住冷板凳,下得苦功夫”。据科技部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部署的143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2021—2023年)》出台,一环扣一环,一轮接一轮地推动改革不断深入。

“改革就是要把科技人员从烦琐、不必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中去。”作为长期坚持在科研一线的航天工作者,李得天代表的感受很有代表性。他说,正是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以创新价值、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为航天事业自立自强奠定了基础。

以舍我其谁的决心追求自立自强

良好的创新生态正在逐渐形成,科技工作者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了更多信心。

李得天代表至今记得多年前“吃过无数闭门羹”——随着我国空间探测活动从地面到近地轨道、再到宇宙深空,真空测试计量需求也逐步延伸到极高真空范围,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超高/极高真空计量标准。“当时,这些领域是我国的短板,国外对此高筑技术壁垒。”他说。

他们埋头苦干5年,最终攻克了室温条件下极高真空获得和校准的技术瓶颈,将国际最高水平提升了两个数量级。“今天,我们已经能够主导国际标准的制定,部分创新技术已经被国际同行参考和引用。”李得天代表说,他们由此更加坚定决心走自主创新道路,“核心技术讨不来要不来”。

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这样的事例越来越多。计量科技领域亦是如此,目前我国获国际互认的校准测量能力达到1816项,已经位于国际领先行列。但屈继峰代表认为,仍要保持清醒和谦逊。

“我们还存在集成创新多、原理创新少,用于基标准核心组件的部分元器件、高端仪表还不能实现完全自主可控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造成我们在基础前沿领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方面部分技术能力尚有差距。”他说。

李得天代表有着类似看法。“随着航天强国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真空技术伴随航天发展也将进入‘无人区’,面临‘制高点’,无路可循、无人可随将成为常态,必须立足科技自立自强,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和勇气,不断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

是的,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可自得自满,还需要更大的魄力和勇气。“科技自立自强,就是要有舍我其谁的决心。”李得天代表的话,掷地有声。

将个人奋斗与历史进程深度融合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既需要为国为民的决心和担当,也需要勇攀高峰的胆识和智慧。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在原创能力、高端人才、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征途上,我们既要抓住重要发展机遇,也要应对一系列风险挑战。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从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推进。科技工作者要增强自信,以实干抢抓创新先机。”杨宏代表向记者表示,他所在的空间站建造团队独立自主完成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在轨验证阶段任务,正在进行在轨组装建造任务,为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圆满收官而奋战。

王丛林代表说,要全面分析创新和基础科研“堵点”“痛点”,凝练出关键技术和卡脖子“双清单”并逐项突破。张芳华代表也认为,要在关键核心技术、破除“卡脖子”风险上集中攻关、坚定突破。

“同时,进一步调动和保护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张芳华代表说,气象科技工作者要瞄准国家发展需求和科技前沿趋势,以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和服务能力为核心目标,对制约业务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持续、系统攻关。

屈继峰代表认为,要重视战略前沿技术的前瞻部署,通过超前谋划掌握主动权。遵循科技创新规律,有计划分梯次逐步推进科研工作。他还特别提到,要重视高端科学仪器的自主创新,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先行基础。

“本着科技报国的初心使命和‘十年磨一剑’的科学精神,科技工作者既要大胆创新,更要严谨求实。”屈继峰代表呼吁。

在李得天代表看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每一位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将自身专业与时代需要深度结合,将个人奋斗与历史进程深度融合,持续深耕自身领域、自身专业,切实担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来源:《光明日报》2022年10月18日10版,作者:陈海波、张云、张蕾、崔兴毅)

又前进一位,全球第11名!这是不久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里中国的排名。从十年前 …